《孩子的品格:写给父母的积极心理学》读书笔记: 用“五施”激发积极情绪
情绪能力发育良好的孩子,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更强,智力与品质的发展也会更好。那么,作为父母,我们要如何帮助孩子远离那些破坏身心健康、缩小个体认知范围的消极情绪,促进那些能为孩子增加能量、开阔思维、提高幸福感的积极情绪的产生呢?为了有效地控制负面情绪的影响,“五施”原则不仅能帮助父母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,还可以引导孩子逐渐学会遵循原则,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真正有意义的快乐。
⑴言施
言施就是要学会表达、沟通和交流。语言是人类文化知识的载体,人的语言和知识信息从来不是印在大脑前额叶的符号,而是作为神经化学的联系流淌在我们全身。
如果你留意就会发现,人们在聊一些社会不公平的事件时会越聊越愤怒,甚至拍桌子骂人。相反,人们在聊一些轻松快乐的话题时会由衷地笑起来。
⑵ 身施
身施是指通过触摸、接触自己的身体产生幸福感。
比如,在面对胜利时鼓掌欢呼,情绪就会变得非常愉悦。
手上最敏感的触觉区域是掌心,不断碰撞自己的掌心,就会产生快乐的情绪反应。同样,开心时与他人拥抱、击掌等,也能给双方带来幸福的体验。所以,当孩子情绪不佳时,握着孩子的手,抚摸孩子的头,或者拥抱孩子,都可以很好地缓解孩子的情绪,促进积极情绪的产生。
⑷颜施
科学家发现,人每笑一声,从面部到腹部大约有80块肌肉参与运动;笑100次,对心脏的血液循环和肺功能的锻炼相当于划船10分钟的运动效果。
著名心理学家保罗,艾克曼(Paul Ekman )为了表示对迪香的敬意,便将所有带有眼角皱皱纹的真心微笑统称为“迪香式微笑”。“迪香式微笑”有三个特征,分别为嘴角肌上扬、颧骨肌上提和眼角肌收缩。这是一种特别有感染力的微笑。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拥有“迪香式微笑”的人,在工作与生活中获得幸福感的比例较高,自我评价的幸福指数也较高。
“迪香式微笑”的影响力同样适用于亲子关系。
⑸ 心施
中国有个汉字叫“悟”,而中国人的很多智慧也来自“觉悟”。所谓觉悟,就是用心感受。但在很多时候,我们只忙于培养具体做事的能力,疏于培养内心的感受力,导致心灵枯竭、贫瘠,自己也感到越来越迷茫,越来越不开心。
其实宝宝的表现是正常的,两岁半的宝宝正处于性格的叛逆期,表现出来最明显的就是经常发脾气,不讲道理,同时这个年龄段也是宝宝的分离焦虑期,就是跟亲近的人分开会感到不安,容易焦躁。第三,也是秩序感形成的时期。两岁半的宝宝上幼儿园还是有些早的,如果自理能力没有训练好,适应能力差一点的话,不愿意去幼儿园都是很正常的。这个时期的孩子需要父母有更多的耐心去观察孩子的变化,尽量满足孩子合理的要求,请注意,是合理的要求。多给孩子关爱,让孩子建立起足够的安全感,这样孩子就会比较容易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了。同时家长还要跟幼儿园的老师做好做好沟通,将孩子的一些习惯啊,特点啊告诉老师,让老师对宝宝有更多的了解,这样老师也会有选择性的对宝宝进行照顾。孩子也会更快的适应幼儿园。另外,家长要多跟孩子将幼儿园的好处,让孩子对上幼儿园充满好奇和向往,比如有很多小朋友可以一起玩啊,幼儿园有好多好玩的玩具啊,老师很会讲故事啊,大家可以一起吃饭啊,一起睡觉啊,还有滑滑梯......总之尽可能的美化幼儿园,但是不能太过夸张。孩子回来以后要引导孩子讲讲幼儿园的事情,比如今天吃什么了啊,小朋友一起玩了什么啊,老师讲了什么啊,有没有得到大苹果啊(一种用来表扬孩子的贴纸),明天要不要继续努力争取再拿到一个啊......让孩子对幼儿园的生活产生浓厚的兴趣,这样孩子的情况会很快得到改善的。以上是经验之谈,供参考!(待续......)第一次就要整住我来学习哒
发脾气属于人皆有之的正常情感,孩子也不例外。两岁到五岁的孩子和青少年发脾气是比较普遍的现象,即使是最温顺的孩子有时也会发脾气,但是孩子经常发脾气,则不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稳定的情绪,不利于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。
????那么,孩子爱发脾气该怎么办呢?
???不要被孩子的脾气所要挟
???孩子往往用发脾气来要挟父母,以达到他的目的。如果父母让步的话,在孩子面前表现得低三下四、畏首畏尾,或者是出于怜悯、同情、娇惯而屈从,最后以无条件地满足相妥协,这实际上是纵容,强化了孩子发脾气的不良行为。长此以往,孩子的脾气就有可能越来越坏,人也会变得越来越粗暴、任性,成为一个要挟父母的行家,因此父母千万不要被孩子的脾气所要挟,而应采取其他方式消除孩子的脾气。
???转移孩子的注意力
???眼看孩子要发脾气,父母迅速地把他的注意力转移开去是很有好处的。但父母的这种努力必须及早地进行才会有效。比如说,母亲和孩子一起上街买玩具,孩子因母亲没给他买他想要的玩具而发脾气。“我们就要过马路了,现在看看两头有无车来。看那个骑车的男孩,看见没有?看他穿的衣服多好看,待他过去,我们就过街。听那卡车的噪音,真要震耳欲聋啊!现在我们终于过去了。那么现在我们该往哪边走呢?”因为母亲的滔滔不绝,孩子不愉快的情绪也就被转移了。
???对孩子提出警告
???向孩子提出警告可使孩子了解不按要求做的后果,有助于防止孩子发怒和耍脾气,还可以防止怒气和脾气一发而不可收拾。但要注意避免难以兑现的警音,这样警告才能得到孩子的重视。比如说,先说:“假如你不停止吼叫和跺脚,我就不理你”,也难能做得到。那么不如说:“如果你继续这样,你的嗓子会吼哑,脚也会跺疼。”孩子就会重视你的警告,因为他确实能感到嗓子不好受,脚有些疼,孩子有时也会对警告习以为常,不予重视。还有遇到这种情况,采用幽默性的警告效果会更好一些,如上例警告可以这样说:“注意!你把地板给弄疼了,刚才你听到它叫喊没有?”
???要求孩子认错
???孩子发过脾气之后,坚持要求他认错确实是好办法。它标志着愤怒的终结,并有助于孩子恢复正常而不是老绷着脸。认错还有助于家人之间关系的恢复。孩子认错时态度是否诚恳,语调是否正确都不那么重要。要求孩子认错的主要原因是,它对孩子懂得发怒之后如何使情况恢复正常有好处。家里的成年人若能在发怒和冲动之后认错、道歉,对孩子也有帮助。这就是对孩子的身教。在争论和爆发脾气之后,进行调和对于有关各方都很重要。它使孩子懂得在不危及彼此关系的情况下,如何结束争论。
???暂时不予理睬
???孩子很难在独自一人的情况下耍脾气,脾气的爆发总是有对象的。所以如果任由孩子去号啕、跺脚,自己转身离开房间,孩子的脾气就不会持续太久,如无意外,事情就是如此!如遇孩子正在伤害他自己或是损坏别的东西,是难以置之不理的,若把孩子留在那里,危险较大,必须把他弄到安全的地方。如此几次之后,孩子自然就会领悟到,靠执拗、任性、发脾气是不能实现自己不合理的愿望的,因之便可以慢慢地晓之以理,改掉说一不二,为所欲为,执拗任性等等不良习惯。
???父母意见要一致
???在如何对待孩子耍脾气的问题上,如果父母意见不统一,什么措施都没有意义。双方会相互削弱对方措施的效果。比如,当父亲在干预发火的孩子时,母亲切不能说:“不听爸爸的话”、“不和爸爸好”、“爸爸坏”之类的话;或者当母亲教育孩子时,父亲打断母亲的话而为孩子辩解,说情等。须知,这种做法不仅不能从根本上使孩子受益,而且很容易使孩子不尊重父母中的一方,甚至有损家长应有的威信。
???消除引发孩子脾气的原因
???孩子发脾气都是有一定的原因的。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很多,但不外乎遇到冷落,待遇不公平,为引起大人的注意或所求不遂等。无论出自哪方面的原因,父母均应认真对待,并采用适宜的办法,使孩子从这些因素中解脱出采。这就需要父母要先严于律己,反省一下自己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有无不适当的地方,同时父母要多尊重体贴孩子的感受,努力防止激起孩子的愤怒。
???父母一定要教孩子懂得如何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愤怒和脾气
???因为某些原因,父母如要完全制止孩子表现他的惯怒,就要在孩子的愤怒稍露端倪的时候,非常愤怒地对他加以压制。这样一来,要么孩子的情感受到严重的伤害,要么造成肠胃不适。
要看因为什么发脾气了,如果就是无故就会发很大脾气那就试着带她出去旅游什么的,最好去些有山有水的地方,如果男孩子还好,女孩子就千万要注意了,会生病的.要培养他的良好性格,不要过于纵容他
搜索标签:
添加微信号
关注公众号
本站关键词:山东戒网瘾学校,山东叛逆孩子学校,山东特训学校,山东问题青少年学校,山东问题少年学校,山东管教学校,山东青少年管教学校,山东全封闭式管理学校,山东军事化管理学校
Copyright © 2012-2022 怡橙科技版权所有
SITEMAP.XML
网站地图 SITEMAP.HTML
SITEMAP.txt
TAG标签
网站lCP备案号: 鄂ICP备19029853号-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