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距离产生美”,似乎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,也被我们大多数人认可。
但是,有些时候,我们做不到跟所有人保持距离。
比如,不是所有的成年子女都能跟父母分开住。
成年子女跟父母同住,一般有4种情况:
①未婚子女。
②已婚,需要父母帮衬的子女。
③不打算结婚,留在家给父母养老的子女。
④已婚,父母生病需要照顾的子女。
他们跟父母住在一起,是什么感受?
一起来听听这5个网友的大实话。
(为了便于阅读,本文多数采用第一人称)
不舒服,不自在,不是嫌弃,反正就是不习惯。
我和我婆婆在一起住有十几年了,到现在我仍然觉得不自在。
虽然我们双方都是农村的,干农活婆婆都没得说,早早天没亮就起来煮东西吃,把全家人吵醒了,我最不喜欢这种感觉。
还有婆婆不是很爱干净,厨房里的油渍,要多脏就有多脏,看到这个画面你连吃饭的胃口都没有了。
由于小孩在县城里读书,只有周末才有时间回去跟老人同住,每每回去都是这个样子,虽然不吵架,但是感觉好累人。
在外面工作够累人的,回到家里一样不得闲。
可能我们的生活方式不一样吧。
我比较爱干净,我婆婆比较粗鲁的那种,外面活干得很好,唯独不喜欢干家务,看到家里满面狼藉,我的心情就变得很糟糕,又不能直言,只有把这不满往肚里咽。
这个要看老人怎么样了。
我母亲在我结婚后来城里打工,最初她想租房子住,我说先在我家住3个月试试,看看能不能适应。
我和先生在生孩子前比较懒,不早起。
九点吃早饭,妈妈就去上班了,十点多回来做午饭,吃完饭,睡一会儿儿,两点去上班,四点多下班。
母亲生活很规律,先生也觉得老人在很好,有人帮忙做午饭,做家务。
母亲是个温和的人,什么事都不管,还能入乡随俗,超市啊,市场啊,教她就会了,我也不操心。
后来我们有了孩子,母亲帮我照顾孩子,我才能安心赚钱。
我结婚后一直都是和家翁一起住的。
我们的房子是三层的自建房,家翁住一楼,我们住二楼,互不干扰。
至于吃饭则是老公回来就一起吃饭,老公不在家,我和孩子就去娘家吃。
家翁平时也不会多嘴干涉我的事,所以一直相安无事。
觉得吧,家里有个老人还是挺好的。
先说一说我自己。
去年过年时,我母亲摔了一跤,大胯摔断了,父亲去扶她时用力过猛,腰椎断了。
母亲医生说只要保守治疗,在床上躺着。
父亲医生给他的腰椎做了手术,两个老人,一个房间里躺一个,每天三顿饭,吃喝拉撒全部要人护理,我和我妹妹两个人护理。
什么感受呢?
第一个感受就是身体特别累,母亲老年痴dai症一点不配合,经常整宿的不让人睡觉,半夜大喊大叫。
第二个感觉就是精神上特别疲劳,是那种生活上看不到希望的疲劳。
母亲半夜经常把纸尿裤拽掉,冬天经常没地方晒被子,家里面永远有一股怪味。
哎,心累。
我觉得尽量保持一点距离比较好,毕竟年代不同,所以思想也肯定不同。
我跟我家公家婆住过一段时间,我真是比较孝顺的人了,我老公兄弟三个,也就有妯娌三个,她们两个都不待见两位老人,从来没想过让老人和他们一起过。
没办法,两位老人行动不便时只能和我一起住。
其实农村的习俗不应该轮到我们养老人的,我老公排中间,怎么也轮不到我们养。
但是那两个媳妇真的不是那么孝顺,我义无反顾就答应两位老人来我家生活了。
开始过得还是比较和谐,慢慢地老人的一些旧观念和生活习惯和我的一些习惯就反差了。
他们看不惯我们大手大脚的生活习惯,总是说浪费,我一直都忍着。
但是生活当中一直在说这些,最后确实有点不耐烦了。
当然我还是没有让他们搬走,只不过条件允许的话,尽量留点距离比较好。
06:向父母传达爱愿,是让心情变好的重要因素。
他们真正做到了“两好搁一好”。
其他三个或多或少都有怨言,遇到难相处的父母,抱怨几句也是情有可原。
刘文献说:“抱怨是往鞋子里倒水,越抱怨自己越难受。”
所以,我们不能一直活在怨言里,而是想方设法改善自己的心情。
如何改善心情?
松浦弥太郎在《谢谢你:松浦弥太郎处世小哲学》里说:“人际关系不顺利,或是原本视若珍宝的羁绊即将分崩离析,大部分的原因都是在某一方面的爱愿不够。”
向父母表达爱愿,可以从这3点着手。
★把父母拉到自己一边来。
请你相信一个事实:你跟一个人的关系不好,主要原因是你把ta推到你的对立面。
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。
比如我婆婆。
她帮她女婿洗衣服毫无怨言,但是她会把我的衣服扔一边。
她为什么对女婿好,对我差?
一个扎心的真相是:她把女婿当宝,拿我当外人。
同理,当你对父母不够友好,甚至是嫌弃时,你就是把他们推到你的对立面。
把父母拉到你一边来,你就会对他们心生悲悯和爱愿。
★跟境况比你差的人相比。
人们总是说:“人比人,气死人。”
要是你非常失意时,你跟境况比你差的人比,心里会得到宽慰。
电视剧《心居》里,葛玥发现顾昕出gui很伤心,但是顾磊意外去世,冯晓琴突然没了丈夫,她一对比,觉得自己也没那么惨。
这不是幸灾乐祸,而是自我救赎。
★对父母心怀感恩
如果第一个网友能这么想:假如婆婆不在了,她回到这个家里,该有多冰冷。
我曾听到一个熟人说,他父母不在了,有次他从外地回来,家里灰尘满地,水龙头都生锈了。
婆婆不爱干净,是让爱干净的人看到不舒服。
好在婆婆能动,还能在地里干活,也能给家里减轻一些负担,增加一点活力。
还有第四个网友,照顾两个老人是挺累的,如果你能想一想,有的人连叫一声“爸、妈”,都没人应,多失落?
多少人经历着“子欲养而亲不待”的痛苦和无奈。
《诗经》里说:“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”。
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道帘子。
感恩父母养育了我们,感恩父母的存在,为我们抵挡了si神。
那看是什么情况的了,如果父母很爱你的话,会很伤心的,如果有其他情况存在的话,就不同的了,也许不管你!只是看法,望采纳!焦急不安,担心伤心,痛心,担心你还是最主要的痛心,或许他们会相互埋怨
老妈急!老爸走了好!老公松了口气!嘿嘿遇到这样一位男孩,23岁,矮个子,长得还算结实,性格内向,上学期间成绩极差。家长问偶该如何是好,可偶也只是个学医的,只好到园子这儿来请教了。
请教:这是心理障碍亦或是精神疾病?
家长该何去何从?
谢谢!!!
两个部分,
一,家长的担心,或者说焦虑这就是心理咨询要面对的
二,孩子的问题,看起来至少是表现为关系方面的麻烦(但不几天,往往又因为跟人不合而出走。)家长批评孩子,未必就是孩子的问题,可能方式方法有问题,甚至可能是家长的控制欲以及其他方面的问难,现有资料不足以确定任何东西。
现在看起来,家长的焦虑是肯定的。是需要被处理的。
可以做家庭治疗,也可以分开来做。
孩子离家出走,未必就是坏事,孩子大了就是要离开家。他在尝试独立,尝试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,无论如何她在努力。但这里面有没有问题,还需要进一步的了解才可以。更多的可能需要在帮助孩子离开这个方面作努力。
患者是青年男性,起病于18岁前,主要问题是无法建立人际关系,冲动控制不良.患者的社会功能很差,符合人格障碍的严重程度标准,应该考虑人格障碍的诊断.
无法建立人际关系是分裂样或者回避性人格障碍的特征,鉴别诊断在于前者无建立人际关系的动机,后者渴望建立人际关系但又恐惧人际关系.患者的不断出走提示冲动控制的障碍,冲动控制不良常见于B类人格障碍.
在患者是否可以诊断为人格障碍的问题上,熟悉DSM-IV诊断标准的医生分歧不大,但是对于具体的人格障碍类型不同的医生可以有很大的分歧,这是诊断标准本身不完善的结果.
人格障碍的治疗应该以心理治疗为主,药物治疗为辅,住院治疗和门诊治疗相结合.至少需要治疗半年才能见效,根治人格障碍需要大约5年.
国内流传有一种说法说人格障碍是"绝症""不治之症",其实只要到pubmed随便翻翻就能发现很多关于人格障碍治疗的循证医学研究结果.
楼主上面说的这个小男孩的情况与我的一个亲戚的小孩子很像,后来这个孩子得了精神分裂症。已经好几年了,缓解过一年,但后来他自己说什么也不肯再吃药了,现在就在家呆着,社会功能逐渐衰退,不让家人进屋,把家人全都赶出来了。他看得很早,但就是家里每人管住他吃药,建议楼主尽早让这个男孩和他父母一起到精神科诊治以免延误时机。
谢谢诸位啦!!!平一指1974说得也许很对。jeskay,真有这么严重吗?太可怕了。
还请大家帮忙推荐几个可选的治疗去处。谢谢啦!!!
这孩子现在好吃懒做,根本不愿做农活,脾气也不怎么好。像这种治疗一般要去什么等级的冶疗机构,一般心理治疗行吗?
临床上精神分裂症早期的一个表现就有无缘无故出走,他在上学期间学习成绩级差,并经常受别人欺负,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这个男孩子可能存在智力方面的问题,有可能为轻度精神发育迟滞。这孩子现在又有好吃赖做,脾气也不好的表现,说不准存在精神病性症状。因为资料有限,建议尽早到精神科诊治。
至于说到什么级别的治疗机构,我想只要是国有医院那里的医生就应该能识别患者的情况。不要迷信医院的级别。市级专科医院也可以,如果能到省级专科医院最好,本着就近、方便、节约的原则,可以先到一级别较高的医疗机构把诊断搞清楚,然后再就近治疗。因为一旦诊断明确可能要长期服药。
这只是个人观点,供参考。
究竟是精神分裂症还是人格障碍?这在很大程度上与诊断标准有关.
很多CCMD-3的"精神分裂症"用DSM-IV再诊断都可以修正为"人格障碍".
天哪,要让孩子及家长相信这个事实太不容易。多可怕的事实啊。我也希望他能如“平一指1974”所说的是“人格障碍”,而不至于到那么可怕的地步。
看到大家友谊地回贴后也上网查看了一下这方面知识,如果治疗,可能要住院或时间较长,是吗?如果是,争取孩子的配合是最重要的一步。
要怎样才能说服孩子接受检查和治疗呢?各位有否好的建议?
谢谢!!!我和你一起走离家出走都是小孩和娘们儿才干的事儿。
你已经是个爷们儿了。
搜索标签:
添加微信号
关注公众号
本站关键词:山东戒网瘾学校,山东叛逆孩子学校,山东特训学校,山东问题青少年学校,山东问题少年学校,山东管教学校,山东青少年管教学校,山东全封闭式管理学校,山东军事化管理学校
Copyright © 2012-2022 怡橙科技版权所有
SITEMAP.XML
网站地图 SITEMAP.HTML
SITEMAP.txt
TAG标签
网站lCP备案号: 鄂ICP备19029853号-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