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,有时候分不清想象和现实,尤其是在小学生当中,出现较多。孩子自身的情绪调节能力较弱,部分孩子不愿意去学校,甚至想到去学校就要哭,有开学焦虑。
家庭教育的本质,本该是培养孩子实现幸福的能力,而幸福的定义是又是多元而又个人的,在《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》一书中,作家曾写道:“小孩不是满足家长欲望、想象的容器,或者载体。小孩也不是黏土,任由家长恣意妄为地往自己喜爱的方向捏来揉去。小孩子有自己的生命,他们属于自己,不是家长或任何人的所有物。”
因此,对于父母在孩子入园期间的焦虑,我更倾向于承认它、接受它,并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它。不要因为感受到焦虑就认为自己不对,或者认为自己把孩子也弄焦虑了。当你越回避、否认某种情绪,这种情绪给你带来的影响会更大,也更不容易消散。当你愿意承认、接受你是焦虑的,你因为焦虑才想知道孩子在幼儿园哭了没有,吃了什么,睡了没有,这份焦虑才可能通过某些途径流淌出去,并获得孩子的理解。
孩子没了,做父母伤心之余,把责任归咎给学校,这种回避自身责任的做法,是一种本能的、缓解痛苦的自我保护,可以理解,我们也不愿多指责。况且很多父母会觉得,孩子上了初中后,在学校的时间特别长,受学校的影响很大。
搜索标签:
添加微信号
关注公众号
本站关键词:山东戒网瘾学校,山东叛逆孩子学校,山东特训学校,山东问题青少年学校,山东问题少年学校,山东管教学校,山东青少年管教学校,山东全封闭式管理学校,山东军事化管理学校
Copyright © 2012-2022 怡橙科技版权所有
SITEMAP.XML
网站地图 SITEMAP.HTML
SITEMAP.txt
TAG标签
网站lCP备案号: 鄂ICP备19029853号-17